近日,住房城鄉建設部、财政部聯合印發通知,部署各地加快落實城中村改造工作。通知明确,擴大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範圍,從最初的35個城市擴大到近30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。同時,推進城中村改造貨币化安置。
城中村改造确定擴圍
據記者了解,住房城鄉建設部、财政部近日聯合印發通知,部署各地加快落實增量政策措施要求,進一步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,推動符合條件的項目盡快啓動實施。這意味着此前提出的增量政策正加速落地。
10月17日,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,提出了“四個取消、四個降低、兩個增加”的政策“組合拳”,其中一個“增加”就是通過貨币化安置等方式,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。
“這次提出的新增實施100萬套,主要是對條件比較成熟、通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以提前幹的項目。”倪虹說,城中村安全隐患多、居住環境差,群衆改造意願迫切。據有關調查,僅在全國35個大城市,需要改造的城中村有170萬套;全國城市需要改造的危舊房有50萬套。
正因如此,此次通知明确擴大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範圍。通知指出,地級城市資金能平衡、征收補償方案成熟的項目,均可納入政策支持範圍。按照通知要求,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範圍從最初的35個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的大城市,進一步擴大到了近30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。
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,過去十幾年,各地城市開發快速擴張,産生了很多新的城中村,并出現城中村土地利用低效、存在消防安全隐患、居住質量較差等遺留問題。因此,轉變城市發展方式,構建房地産發展新模式,有必要将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範圍擴展到各地級城市。
加大貨币化安置力度
通知強調,各地要結合當地房地産市場形勢,統籌考慮商品房的存量和增量,從實際出發,穩妥推進城中村改造貨币化安置,城市危舊房改造可參照執行。
倪虹表示,貨币化安置可以更好地滿足群衆自主選擇房型、地點等要求,有利于群衆根據自己的意願和需要來選擇合适的房子,減少或不需在外過渡,能夠直接搬入新居。
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,目前各地都在紛紛推進“房票”政策,其目的就在于要讓老百姓早日拿到“房票”,且可以更自由選擇房源和房屋。這客觀上有助于提高房屋安置的效率,也有助于直接帶動去化壓力大的地級城市存量房消化,對于促進房地産市場止跌回穩具有重要作用。
根據中指研究院測算,若按套均面積100平方米計算,100萬套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的貨币化安置需求,可帶動約1億平方米的住宅銷售,對市場總量去化的貢獻約爲10%。
加大城中村改造資金支持力度
值得一提的是,在加大貨币化安置力度的同時,對于城中村改造的資金,通知也予以明确。通知指出,符合條件的城中村改造項目均可以獲得政策支持: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範圍,開發性、政策性金融機構提供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,适用有關稅費優惠政策,鼓勵商業銀行按照市場化、法治化原則提供城中村改造貸款等,确保項目順利推進。
具體來看,各地要落實好城中村改造财稅、土地、金融等支持政策,嚴格落實“一項目兩方案”,即每個項目都要制定完備的征收補償方案、資金平衡方案等,這樣既能避免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風險,又能确保征收工作順利推進、切實維護群衆合法權益,推動各項支持政策盡快落地見效。
“我國城市發展已經進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,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爲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并重,由外延粗放式發展向内涵集約式發展轉變。”嚴躍進表示,當前城市更新已經上升爲國家戰略層面,城中村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,這将充分釋放我國新型城鎮化的巨大潛力,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。(經濟參考報) |